上海市浙江商會“紅色引力波”工程引領浙商健康發展 爭當民營經濟黨建“排頭兵”
發布日期:2021-12-02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打印】 分享到:
上海市浙江商會把黨建工作融入商會工作的具體策劃、執行等環節,創立了"1+3"黨建模式,以"紅色引力波"工程為抓手,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形成強大的"紅色磁場",傾力打造黨建工作新品牌,通過黨建促會建、黨建促企建、黨建促群建,著力實現黨建有效覆蓋,把會員單位凝聚起來聽黨話、跟黨走,有力推動"兩個健康"。
“上海市浙江商會有15000多家會員企業,服務百萬在滬浙商,會員企業遍布各個行業領域,其中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服務這么龐大的群體,商會秘書處團隊必須是專業化、職業化、市場化的?!苯?,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吳仲春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說道。的確,對于上海浙商群體隊伍的龐大,通過上海市浙江商會秘書處近40人的團隊,還有分別在陸家嘴和虹橋設立的辦公中心就可見一斑。
作為一個成立了35年的社會團體,上海市浙江商會以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為宗旨,立足國內、邁向國際,以全球化視野拓展各方合作領域,以實施“無邊界服務”為理念,想會員所想,急會員所急。多年以來,通過全面、專業的服務工作,對廣大在滬浙商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自商會黨委成立以來,把黨建工作融入商會工作的具體策劃、執行等環節,創立了“1+3”黨建模式,以“紅色引力波”工程為抓手,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形成強大的“紅色磁場”,傾力打造黨建工作新品牌,通過黨建促會建、黨建促企建、黨建促群建,著力實現黨建有效覆蓋,把會員單位凝聚起來聽黨話、跟黨走,有力推動“兩個健康”。
創特色品牌 商會聚力生長
吳仲春告訴記者:“為會員企業做好服務,除了強大的秘書處團隊和建強服務平臺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品牌活動,沒有品牌活動,商會就沒有生命力、沒有凝聚力?!?/p>
因此,商會黨委將黨建工作與商會工作有機融合,以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為切入點,致力于強化服務功能,打造商會黨建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商會資源平臺,精準對接需求,把金融投資、法律援助、醫療保健、品牌宣傳、商事協調、教育培訓等資源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讓黨的工作不斷延伸。近年來,商會分別引導成立了醫療、教育、金融、法律、品牌、人力資源、產城發展、兩青、女企等10個分會,匯聚了幾百名各專業領域的專家、90余家金融法律機構代表;對接30多個主要國家在滬領館,與40余家海外商協會、銀行、律所和咨詢機構建立日常工作聯系并與30多所在滬知名高校進行就業合作。每年開展“問需于企”大調研,了解幫助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及時協調解決會員企業面臨的各類問題,有效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將“黨建也是生產力”這句話落到了實處,通過“紅色引力波”工程成功打造了一批黨建品牌,有力推動民營企業的全面發展。2017年,在“世界浙商上海論壇”上,評選出會員企業復星集團黨委“復星一家”黨建研修會和均瑤集團黨委“黨員工作室”等十大黨建品牌項目,在黨建工作會議上進行宣傳交流。此外,通過每年開展的“世界浙商上海論壇”等250多場次的活動,把黨建工作目標潤物細無聲地傳播到會員單位中。2021年,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圍繞慶祝建黨百年主題,開展了十大活動,組織了企業家上黨課、打卡紅色地圖、千名企業員工唱紅歌等活動,帶動了全體會員單位進一步聽黨話、跟黨走,激發創業豪情。
提及商會開展的多場次高頻率的活動,吳仲春如數家珍,對“紅色引力波”工程發揮的引領作用也頗為自得。面對繁忙的工作,吳仲春說:“艱苦奮斗是共產黨人的應有本色。一個團隊必須團結協作,才能形成合力和戰斗力。每逢大型會議和活動,商會秘書處‘5+2’‘白加黑’成了常態,但大家從沒有一句怨言。秘書處團隊團結協作的優良作風,必將成為商會的一筆寶貴財富?!?/p>
強化政治引領 促企業健康發展
在吳仲春看來,“最近幾年,上海市發布民營企業百強榜,在滬浙商每年都有增加,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民企中黨組織真正發揮了作用。像面對新冠疫情的大沖擊,在滬浙商百強民企沒有一家倒閉的,這是最好的佐證?!?/p>
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的作用,應該體現在哪里呢?
“應體現在促進‘兩個健康’上,這種保證作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實在的?!眳侵俅赫J為,政治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靈魂,如果沒有這個靈魂,民企發展就會失去方向,甚至走上歧途,因此必須把政治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同樣,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班子成員,不僅是這樣認識的,更是這樣行動的,圍繞商會工作特色,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指導會員企業和浙江各市區縣在滬商會建立黨組織,把建立黨組織作為申請副會長以上單位的前置條件列入章程,為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經常組織會員企業家進行交流學習,并要求學習“要見實效”。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上,吳仲春說:“在百年黨史中,浙商要學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簡單來說,十六個字:重溫初心、叩問初心、立足實際、守正創新?!?/p>
一問一答,一語中的。
“黨史學習教育學什么?”
吳仲春也給出了提綱:“我們要學習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這是激勵浙商永葆初心的源泉。我們要學習堅韌不拔的‘長征精神’,這是推動浙商繼續前進的動力。我們要學習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這是激發浙商勇立潮頭的斗志。我們要學習開放包容的‘改革開放’精神,這是淬煉浙商轉型發展的爐火。我們要學習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這是彰顯浙商家國情懷的擔當……”
5年來,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經過不懈努力,把政治把關具體化、制度化和實在化,指導新建黨組織34家,目前商會副會長以上單位89%建有黨組織,在商會實現了“旗幟鮮明講政治、名正言順抓黨建”的共識。先后創評上海市5A級品牌社團、上海市工商聯理想信念教育實踐基地、上海市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四好”商會,今年剛剛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模式,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把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文化與黨建有機整合,拓展黨建載體,團結凝聚各方力量。充分發揮會長議事會平臺優勢,挑選信念堅定、業績突出的企業家代表和黨組織負責人交流經驗,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2017年,黨建聯席會成立后通過工作會議、定期走訪、交流活動,開展企業共建,促進凝心聚力,協同發展。每年組織黨建聯席會成員共同開展走進均瑤、萬豐、星月、天通、愛登堡、上海商飛等企業進行考察學習,開展黨建圓桌會議交流活動,互相學習企業黨建的有效做法,把黨的聲音有力地傳遞給企業家和企業。成立“書記之家”,采取現場教學、“微黨課”和黨建文化戰略研討會等多種形式,促進會員企業黨務工作者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
此外,還舉辦一年一度的“世界浙商上海論壇”“財智女性高峰論壇”“青年領袖峰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活動,全力打造《新浙商》雜志、官方微信、工作動態和官網等四大宣傳平臺,及時有效地傳達黨和國家的重要方針政策,強化日常教育引領。
資源共享 助力區域發展
“商會黨建是新時代商會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商會黨建,就沒有商會發展的未來。商會的長足發展,需要把方向、聚人心、達共識,通過黨建引領,推動商會有序參與社會治理、規范提供公共服務?!闭缟虾J姓憬虝h委書記、萬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所言,上海市浙商商會將組織優勢轉為發展優勢,為上海浙商的發展、商會的建設保駕護航、引領方向。
在商會黨委的帶領下,上海市浙江商會不僅參與園區黨建、樓宇黨建與社區融合發展,還盤活資源帶動群建,有效融入地方黨建,共享資源助力區域發展。商會分別成立商會團委、婦聯,不僅關愛新生代企業家、女企業家的成長發展,更把企業藍領、白領、金領組織動員起來,共同參與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會實踐、文體娛樂活動。如每年開展50多場次的“學習沙龍”“走進名企”等女性沙龍活動,開展30多場次“讀書會”“導師課堂”等青年活動,打造工匠精神,為會員企業增強凝聚力、營造文化力、提升創新力。
在公益服務方面,商會黨委連續3年牽頭浦東新區的區域化黨建“愛心捐助項目”,每年為7000多名貧困老人和兒童送牛奶和雞蛋。打造“浙里有愛”公益品牌,參與利奇馬臺風、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救援,組織義診等各類公益服務。還利用好各種平臺弘揚上海浙商精神、塑造上海浙商形象、宣傳上海浙商文化,打造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引導企業響應“萬企幫萬村”活動,積極投身精準扶貧行動。商會在2015年獲批成立了在滬異地商會首家公益基金會——浙江商會公益基金會,動員浙商群體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商會黨委就號召全體浙商行動起來,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商會公益基金會開通專項捐贈通道,及時籌集疫情防控需要的資金和物資。在抗疫阻擊戰中,在滬浙商共捐款超過20億元,醫療物資近3000萬件,生活物資數百噸。在2021年河南鄭州暴雨水災中,黨委號召企業全力支援,再一次展示了浙商勇于擔當、大愛無私的精神。
一世紀風雨兼程,九萬里風鵬正舉。對于商會未來的發展規劃,商會黨委書記陳愛蓮表示:“在未來幾年中,商會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和市委、區委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一是要成為全體在滬浙商的引領者,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促進企業提振信心,實現健康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二是要在長三角區域勇當領頭羊,凝聚力量、整合資源,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中有所作為;三是要成為全國社會組織和民營經濟黨建的排頭兵,打造浙商樣板,樹立一面旗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