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奏響商會改革發展“山海協作曲” 全省鎮街商會986家覆蓋率達91.1%會員數28.8萬家
發布日期:2021-11-29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打印】 分享到:
初冬,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晉江生機盎然。走進晉江市工商聯,展板上的數據令人眼前一亮:截至今年10月,擁有所屬商會48個,其中鎮、街道、開發區商會20個,實現全覆蓋。
壽寧是寧德市首個實現全覆蓋的山區縣??h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縣委書記問進展,縣委統戰部部長統籌抓,鄉鎮作為建設責任主體……短短數月,13個鄉鎮商會全部成立。
閩在山中,閩在海中。近年來,福建省工商聯奏響“山海協作曲”,引導各級工商聯立足實際,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舉措,推動商會組建和作用發揮。全省鎮街商會從2018年底的436家增加到986家,覆蓋率從40.1%提升到91.1%,會員數從18.8萬家增加至28.8萬家。
四級聯動強覆蓋
2018年,《福建省工商聯組織建設工作規劃(2019-2022)》出臺,制定了所屬商會改革發展的“時間表”——2021年底鎮街商會覆蓋率超過80%,2022年達到全覆蓋;明確了“路線圖”——省市縣鄉四級聯動,推進工作落實。
隨后,福建省工商聯先后召開3場部署會和多場組織工作片會,會領導分批帶隊,及時深入市、縣調研指導;市、縣黨委統戰部、工商聯通過廣泛調研、宣傳動員、因地施策,協調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更加重視組建工作。
福建省工商聯通過建立商會發展月報及季度點評通報制度,鼓勵先進、樹立標桿,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一方面,搭建交流互鑒平臺,及時收集好經驗、好做法,在全省復制推廣;另一方面,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各地結合特色產業、區域經濟特征,通過建立鎮街商會建設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當地鎮街商會快速組建。
福建向來注重“抱團聯動”。福建省工商聯注重加強與民政部門溝通協調,自上而下暢通鎮街商會組建和注冊登記渠道,縣級民政局開辟綠色通道。爭取同級黨委和鎮街黨委政府支持,將鎮街商會建設納入當地黨委常委會議研究議題,列入鄉鎮、街道考評內容;各地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為商會成立協助物色會長人選,并提供人員、場地、資金等支持,對擔任鎮街商會領導班子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在政治安排上優先推薦使用。充分激發在外鄉賢的愛鄉情懷,引導他們參與家鄉鎮街商會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福建還以“敢拼會贏”揚名,面對沿海和山區經濟條件參差不齊的實際,福建省工商聯引導各地以商會改革發展文件精神為指導,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鎮街商會組建形式。南平、三明等山區市一些經濟較弱、民企數量較少的鄉鎮,先成立縣總商會分會,再廣泛凝聚當地民營經濟力量及在外鄉賢,進一步發展成獨立商會;長汀等山區縣個別人口少、經濟規模小的鄉鎮,與相鄰鄉鎮一起成立聯合商會;連城縣以大鄉鎮帶動周邊小鄉鎮共同開展商會活動,推動工作全覆蓋。
黨建引領添活力
晉江市英林鎮商會在基層組織中頗有影響力,多項工作走在前:率先建設鎮級商會大廈、會員不收會費、出臺行業用工公約……“這是商會黨建引領的結果?!鄙虝L洪文革說。
福建省工商聯著力“兩手抓”,一方面,加強商會黨組織建設,要求籌建商會時同步建立黨組織,強黨建帶會建,鎮街商會黨組織覆蓋率逾30%。堅持黨建工作與商會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實。另一方面,推動鎮街商會依法推進注冊登記工作,鎮街商會登記率超過50%,全省1/3的縣鎮街商會登記率達100%。此外,通過建立并完善統戰工作聯絡員制度,舉辦主題培訓班,加強當地黨委政府與商會良性互動等舉措,有效激發了鎮街商會的活力。
“中央、省、市傳遞出許多對民營經濟利好的政策信息,更加堅定了疫情之下企業發展的信心……”前不久,漳州古農農場商會黨總支書記徐智心與企業老板進行面對面交流。
這是該商會黨總支開展的“引領+服務”的企業走訪活動。古農農場商會是福建鎮街商會建設的一大品牌。成立以來,商會以黨建引領發展,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通過黨建引領,商會取得成立全市第一個鄉鎮大數據應用實踐基地、成立全市第一個鄉鎮人才驛站等‘七個第一’的成績?!饼垘r市新羅區適中鎮青年創業商會支部書記謝天鐘說,商會堅持黨建工作與商會工作齊頭并進,迅速吸納200多名會員,引進落地10多個項目,帶動3000多位青年實現就業,摘得全國“四好”商會、福建省“四好”商會、龍巖市“非公黨建組織示范點”“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鎮街商會組建中,福建省工商聯注重強化黨建引領,確保黨建工作“有亮度、有力度、有準度”,形成了一批可看、可比、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讓商會活力得到充分迸發。
履行職能展作為
福建各級工商聯指導各地鎮街商會積極探索促進“兩個健康”有效途徑,建立服務機制,引導商會切實承擔起政治引領、經濟服務、光彩促進、協同參與社會治理等職能任務。
承擔政治引導職能。發揮福建作為紅色革命圣地和改革開放前沿的優勢,推動設立1個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4個省級基地及59個縣級基地。各地鎮街商會以此為平臺,深入開展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目前,各級工商聯及所屬商會累計組織1.8萬名企業家到各級基地受訓。晉江市安海鎮商會黨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會員企業車間一線,被全國工商聯選樹為商會黨建工作示范單位。
承擔經濟服務職能。福建各級工商聯創新打造“工商聯(商會)+”工作模式,精準服務會員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六穩”“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福建省工商聯實施“聯百會助千企”行動,包括鎮街商會在內的2000多家各級工商聯所屬商會,與各級工商聯和850多家異地閩籍商會形成聯動機制,為1.23萬家企業解決1萬多個困難和問題。南平建陽區黃坑鄉商會與建陽郵儲行合作、福安市社口鎮商會與福安農信社合作,為會員企業提供低息貸款,晉江市英林鎮商會圍繞泳裝生產打造上下游產業鏈,年產值達350億元。
承擔光彩促進職能?!扒髱颓Т濉焙汀叭f企興萬村”行動中,福建省1483家企業和商會對口幫扶1554個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87億元。武夷山市洋莊鄉商會打造“吳三地”水仙茶品牌、云霄縣下河鄉商會打造“下河楊桃”品牌,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標品牌;建甌市迪口鎮商會對接電商平臺銷售農特優產品,年銷售額5000萬元;寧化縣石壁商會協助鎮政府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項目26個、總投資23.26億元。
承擔協同治理職能。福建各級工商聯與公檢法司等共同開展“法律三進”“法治體檢”“百所聯百會”等活動,拓寬法律服務渠道,增強民企依法維權、依法治企意識;與統戰、信訪等部門建立并落實“四訪四通”機制,用好“政企直通車”等訴求反映平臺,推進涉企糾紛多元化解、在線調解。全省有356個基層商會組建了商會調解組織,調解案例1600個。晉江市磁灶鎮法庭采取“法院+商會”訴調對接運轉模式,引入商會力量參與調解,為涉訴企業“量身定制”矛盾糾紛解決方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霞浦縣三沙商會成立以會長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妥善調解200多起各類糾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