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營造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良好生態
發布日期:2021-12-06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打印】 分享到:
近年來,重慶市工商聯與重慶市科技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中央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科技部全國工商聯關于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科發資〔2018〕45號),積極為民營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引導和支持民營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努力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為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截至2021年9月底,重慶市累計培育入庫民營科技企業達到34495家,較2020年底增長31.35%,占全市科技型企業總數的99.65%。有效期內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983家,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4.34%。
今年3月,重慶市圍繞“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點調研課題,深入走訪企業了解情況,組織召開有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掌握了全市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基本情況。
推動政策落地
為促進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重慶市修訂了《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實施辦法》《重慶市種子投資引導基金運營管理實施辦法》和《重慶市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為應對新冠疫情,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及時制定了《關于支持科技型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創新發展步伐的意見》,出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協同攻關強化突發疫情防控科技支撐的若干舉措》。同時,積極推動落實相關扶持政策。
一是落實科技創新券政策。利用科技創新券無償資助符合條件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和購買科技服務,引導科技型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技術創新能力。2020年民營科技型企業申領科技創新券5505張,申領金額11790萬元,創新券交易金額約9355萬元,兌現2019年度科技創新券8100萬元。
二是落實專項項目支持政策。根據《重慶市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項目實施細則》,設立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引導和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研究開發具有創新性、穩定性、可靠性的新技術、新產品和關鍵部件。
三是落實科技金融服務政策。進一步發揮種子、天使、風險投資等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做大創投基金規模,基本實現種子基金區縣全覆蓋,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新興產業全跟蹤。截至2020年底,三只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總規模達到265.98億元,投資項目1296個,投資金額近160.45億元。支持649家民營科技型企業在重慶OTC科技創掛牌,實現融資18億元。
啟動成長工程
重慶強化服務供給和制度供給,集成人才、平臺、資本、項目等創新要素,促進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科技型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實力,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鏈條,構建科技型企業孵化培育體系。同時還實施科技型企業專項項目,推進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截至2021年9月底,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已促成合作銀行累計為7265家科技企業發放貸款211.01億元。加快完善創業投資體系,大力培育出更多的科技型企業,截至9月底,新增入庫培育科技型企業8246家。推動成立重慶市企業科創板上市專項工作組,承擔專項工作組辦公室任務,認真開展分析研判,篩選科創板上市儲備企業。
加快平臺建設
積極對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深入推進科技交流合作,借助“外腦”智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和研發機構,以產學研相結合形式推進前沿技術研究。全市現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08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846家、市級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62家,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4個,其中國家級中心10個。新型研發機構152個,其中高端研發機構67個。
營造創新氛圍
首次發布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指數100強榜單。根據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掌握的營業收入(總營收、新產品營收)、研發投入(投入總額、占營收比例)、稅收、專利數(有效專利、有效發明專利)和科技力量(研發人員、科研平臺、科研獲獎)等5大類10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指數后排序,產生了重慶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指數100強榜單。
連續三年開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月”系列活動。從2019年起,重慶市工商聯與市科技局、市稅務局等部門,持續開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月”系列活動,開展包括科技創新政策宣傳、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調研、科技企業家助力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等,充分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民營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
搭建信息對接平臺。利用重慶市科技裝備業商會,不定期發布相關需求信息,引導民營企業與科研機構等對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加大培育力度
近期,重慶起草了《重慶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擬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支持力度,力爭到2023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00家以上,動態建立100家企業上市儲備庫,推動企業科創板上市5家以上。